於姓堂号为“救民堂”,其来历为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於仲宽的曾任江西永新知县,其时南乡龙仁和作乱,手下的将领声称要将南乡人杀绝以表战功。於仲宽予以抵制,南乡人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而名,以示纪念。
中华姓氏中的“俞”“于”“於”三姓,读音几同,姓源相通。三姓人氏往往会以“人则俞”“吊脚于”“方今於”让听者悟出到底是哪个姓。都昌县万户镇塘美村委会古岭於村,现有村民560余人,“於”姓村庄在偌大都昌唯此一村。
村民商议传承家训家风
於姓之源可追溯到5000余年前了。据《世本》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适足而履,其功至伟,於则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於则的子孙后来以封地为姓,始有於氏,於则便为始祖。据古岭於村的老人说,於家迁居九都万户应在唐朝前期,当年有於(俞)家湾(今属新屋村委会辖地),那时此地属古枭阳县,“都昌县”的设置是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於家徙居彭蠡之滨至少在公元622年前。从於家湾迁居至现在的村址,是在南宋嘉定年间,距今也有800余年了。
於姓在南宋年间徙居现在的村址,在周边地域已属早来者了,因此,於姓所属的湖港,大有占先而据之势,变得格外的阔大起来。据说在古代,整个焦潭湖都属於家村管辖,其四址的表述为东至长垅沟,南至长山虎尾,西至石牌,北至官坝。关于鄱阳湖中的焦潭湖属於姓管辖,民间故事传说是朱元璋所赐。
村居
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朱元璋部驻扎康山,“朱(猪)见康(糠),喜洋洋”,方术家言这本身就是个吉兆,而军事家的评价更具理性:康山居鄱阳湖中,山势峻拔,易守难攻。陈友谅驻兵吴城(今属永修县),吴城在当下着力打造“候鸟特色小镇”,可600余年前战云密布的朱、陈大战之时,陈友谅的夫人便成了一只“候鸟”,候盼着每次出征的夫君能凯旋归来。吴城有遗址“望夫台”,便是当年陈友谅夫人登楼翘盼之处。某日,陈友谅部追剿朱元璋部,战船行至都昌九都、十都地域。当时湖洲上有数百渔民在打湖草,正逢天降小雨,打湖草的渔民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右手挥着长柄草刀在刈草,左手持木镰盘。闻听远方兵船旌旗飘飘,不少人直起腰来好奇观看。陈友谅的前探回禀的情况是:东北湖洲上有一群妖兵,头戴尖尖帽,身穿绿毛衣,右手握钩镰枪,左手拿圆形盾牌在严阵以待。陈友谅得报,怕中了朱元璋“妖兵”之圈,忙令撤兵。朱元璋实有的少量兵力,乘勇追杀,大败陈友谅。
远眺平池湖
朱元璋大胜之后,回谢打湖草之人,才探得牵头的是古岭於家村的三兄弟。三兄弟本姓俞,水浒人家分别取名叫俞通源、俞通渊、俞通海,还有个小妹叫俞四妹。这兄妹四人不只皆有一身好水性,且以德处世,受人敬重。老三俞通海“铁圈丸”的奇功行侠一方。俞通海人高马大,腰圆背阔,平日里专在鄱阳湖替人押运树排竹排。那年月水运是黄金通道,婺源、乐平、鄱阳以至安徽祁门的树竹行销,完全靠水路,转运至吴城、湖口等枢纽码头。运送途中,遇风高浪急,考验着护排人搏击风浪能力,而俞通海高超的驾排术,令人叫绝。他用苎麻捆成粗绳,在绳端系一铁圈和数枚铁弹丸,重达八十余斤。排行湖中遇有大风,倘不固于岸,惊涛骇浪里便会冲散排系,值此险象环生之际,俞通海勇立排头,瞄准岸边的大树或是巨石,铁圈随着铁丸抛掷出去,系住岸上固定物,树排竹排稳稳地拴住,只待风平浪静之时,再重启排程。欲取天下的朱元璋将俞氏四兄妹收入水军寨中,俞通海还成为一个小头目。他的“铁圈丸”功屡次让朱元璋部的战船免遭湍水之祸,应战状态下还以铁丸击敌,致人脑浆迸裂,人仰马翻。
临村湖对岸的长山
朱元璋成了大明的开基皇帝后,俞通海们便面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处境了。这当然也有草莽英雄本身的不自律,比如倚功倨傲,比如子女出格。据说如何的“藏弓”“烹狗”,是朱洪武的夫人马氏想了个计策,让俞通海诸兄弟等24人,从南京城去鄱阳湖乘舟踏歌而游,此行的结局是,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的俞通海们这次命丧鱼腹,沉舟于涛浪中。朱元璋下旨厚葬遭遇不测的有功之臣,封赐以缅其德。俞通海兄妹分别被奉为大相公、二相公、三相公、四姑娘。三相公俞通海功勋卓著,在鄱阳湖沿岸建十三座庙宇,塑神像享受香火。对俞氏后代子孙,则封赐当年相助打败陈友谅的那片焦潭湖湖税,每年向皇朝上交少量湖税,大部分用作子孙后代的俸禄。
万户镇地方文史工作者吴先龙先生数年前根据于家逑等的口述,留存下了这个民间故事的生动叙说。那么,俞姓后来在周边怎么成了於姓乃至于姓的呢?古岭於村1944出生的於德胜讲述了这个民间传说结局的另一个版本。俞氏三兄弟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端座上龙椅后,故土难离,有了在鄱阳湖边占寨为王的气焰了,便遭到朝廷追围,为避祸端其父俞廷玉命老大俞通源仍姓“俞”,远走他乡;老二俞通渊改姓“于”,在鄱阳县银宝湖一带繁衍日盛;老三俞通海大有“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的硬汉气概,这一支终姓“於”。在焦潭湖一带,有於相公庙存立,渔民出湖膜拜,祈求风平浪静,人寿年丰。
农家好少年
在万户镇,没有俞姓村庄,除了有古岭於村,在塘美村委会还有个于家村。尽管对于家村的兴村历史有不同的说法,但比较可信的一种考证是,80余年前的民国年间,于家村由於姓易为了“于”姓,也有人考证是始于一个叫“于国禄”的人。古岭於姓有“国”字辈,前两辈分是“承”与“宗”,后两辈分别是“扬”与“芳”。
渔翁放丝网
于国禄是民国时期乡贤类的人物,幼时聪慧,读过私塾,才学过人。民国后期,在万户“下九都”一带,深孚众望的乡贤一类头面人物有大屋的洪钟、沙塘的江礼河、古岭的于国禄、刘家山的刘世銮等,他们在调解争执、协调公益、沟通官民等方面成为旧时代乡村治理的有效力量,被百姓称为“大老倌”“大先生”。于国禄颇有敏才,有一次他到芗溪麻园村的余昆才家作客,余家有药店、屠店,家产殷实,也是芗溪当地的名士。余昆才请于国禄为他家撰写副对联,在余家后生磨墨裁纸间,于国禄拟对已有了腹稿,尔后挥笔而就。上联为:一药店一屠店,药主生屠主死,二店分开生死路。下联为:亦士人亦商人,士为名商为利,几个能逃名利关。众人赏毕连称绝对。
于国禄所在的村庄原姓於,与古岭於家同宗同源。相传于国禄与邻邑的狮山八都山于禅悟、于梅山私谊甚笃,民国辛巳年(1941)首议全村与于姓联宗,易姓于。据说当时于国禄策谋易姓的一个动机是,於姓是小姓,在“势管青山力管湖”的湖区,常受他姓欺负,湖权难于守业便是明证。而于姓在鄱阳县银宝湖一带属旺族,银宝湖的鉴玉于村是都昌县八都于家山人于光的后裔,于光是明代景德镇“军窑”的创立者。从全国范围来看,据统计现在於姓只15万人左右,而于姓超550万人。将“於”姓改成同音同宗的“于”,似乎有了势力上的依倚。于家的“大老倌”于国禄新中国成立后以渔业为生,家境困窘。据说他在1950年代的一日清晨,在渔船上洗漱,突发脑溢血而亡故。
生态湖洲
方是潮平两岸阔,今朝风正一帆悬。在新时代,“湖里”不再是“无理”,古岭於村人融入到联防联谊的鄱阳湖区大家庭,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