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商务部主办的小吃产业发展现场会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召开。部分省市商务部门工作人员、国内餐饮品牌负责人、餐饮领域的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探讨小吃背后的大产业、大民生。
地方小吃,虽冠以“小”字,却蕴含大能量。数据显示,我国餐饮行业经营主体超过600万家,从业人员超2000万人,其中,小吃是餐饮业中最大的品类。近年来,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嵊州小笼包等地方小吃火爆出圈,给人们带来味蕾满足的同时,也给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有的人认为地方小吃难登大雅之堂,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有的人认为地方小吃胜在风味独特,标准化可能会抑制其个性化发展,造成众店一面、千食一味;有的人认为发展小吃产业,只要小吃制作者和经营者埋头把“吃”做好就行,其他不用费功夫……这些认识不利于小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地方小吃看似不起眼,实则蕴藏着撬动经济发展的潜能,承载着增收致富的梦想。在沙县百姓眼里,“扁肉是‘砖头’,拌面是‘钢筋’,是小吃筑成了沙县的高楼大厦。”20多年来,沙县持之以恒培育壮大小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全国已有近9万家沙县小吃,吸纳沙县本地超过6万人外出经营餐饮,辐射带动30万人创业致富,年营业额达500亿元。
地方小吃做大做强,不光要有特色,还要有过硬的品质和响亮的品牌。
树“品”立“标”是大势所趋。标准化不仅能规范生产制作流程和便于传承推广,还能有效避免市场上个别店家滥竽充数。放眼全国,不少地方小吃陆续踏上标准化之路,柳州螺蛳粉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从现煮堂食到袋装速食,从凭经验制作到标准化生产,从路边摊到产业园,广西柳州市着力推动螺蛳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让原先不易储运的地方美味,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推动小吃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单靠地方小吃制作者和经营者的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全局思维、系统谋划,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就拿江西米粉来说,如何让米粉更“圈粉”?江西的探索实践可圈可点,比如举办中国米粉节、打造中华米粉美食街等。但要闯出大名堂,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针对知名品牌缺乏,要支持米粉餐饮龙头企业在全国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针对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要聚力扶持培育行业“小巨人”“单项冠军”;针对消费场景单一,要打造集食品品鉴、文化创意、社群交往等功能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
当前,全国餐饮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企业信心持续提升,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大力发展小吃产业,将有力促进餐饮业发展早日步入正轨。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地方小吃特别是江西小吃,心怀大梦想,闯出大名堂!(齐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