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球第一!来看这个改革开放同龄者的探索→

2023-12-19 16:06  阅读:3563 

铜,是全球最重要的金属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说起我国铜产业,不能不提到产业龙头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者,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因振兴中国铜工业而生,因发展铜工业而强。时至今日,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消费、贸易国,江铜集团也发展成为铜冶炼和铜加工综合生产能力名列全球第一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的讲话,赋予了国有企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本报调研组来到江铜集团,深入厂矿、车间、班组,记录下江铜集团干部职工的艰辛探索与前瞻思考。


图片


以铜为本


8月份,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江铜集团以2022年749.27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171位,比上一年前移5位。这是江铜集团连续11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江铜建设于40多年前的1979年,其时我国铜资源匮乏,三分之一依赖进口。40余年来,我国精铜年产量从1978年的29.9万吨跃升至2022年的1106.2万吨,在全球占比达43.1%,成为举足轻重的铜业大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被赋予“振兴中国铜工业”光荣使命的江铜集团,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因铜立业,实业为本。40多年来,江铜集团持续扎牢实体经济根基,不断做精做深铜冶炼和铜加工业务。如今,江铜旗下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全球唯一单厂年产能超百万吨的铜冶炼厂贵溪冶炼厂,我国首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万吨级产能铜矿山永平铜矿,拥有江西铜业、恒邦股份双上市平台,下属成员单位100多家……2022年,江铜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3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江铜实现销售收入4249亿元。


图片

江铜集团德兴铜矿采区。张伟峰摄(中经视觉)


走进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只见金黄色的铜水从阳极炉流槽汩汩涌出,流入圆盘浇筑区域凝固成阳极铜板。“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我们各项冶炼技术指标在同行业中全面领先。”贵溪冶炼厂党委书记、厂长吴军言语中透着自豪。


以从日本东予冶炼厂全套引进中国第一座闪速炼铜设备为开端,贵溪冶炼厂走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技术输出的逆袭之路,闪速炉作业率、铜冶炼总回收率、铜冶炼综合能耗、精矿处理能力、总硫利用率5项核心指标位居行业全球第一;金、银综合回收率等主要指标稳居世界前列……如今不仅为国内大型冶炼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还将技术输出到俄罗斯、泰国、菲律宾等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铜集团加快迈向‘快强新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秉承‘用未来思考今天’的理念,制定了‘以铜为本、转型升级、多元发展、双循互促’的发展战略,调动各项资源要素更加聚焦主责主业,以强聚焦补断点、疏堵点、治痛点。”江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高清说。


“资源为上”是矿业不变的定律。虽然“江西采铜山未竭”,但江铜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致力于统筹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2019年,江铜与烟台国丰集团签约,共同建设江铜国兴(烟台)铜业有限公司,打造北方铜基地。随后,江铜国兴探索实施了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这是中国关检融合后批复的首批试点,结束了超标铜精矿只能在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混配作业的历史,进一步提升了精铜供给能力。


在抢占上游资源的同时,江铜集团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实施了一大批提升原料供给能力、巩固冶炼优势、接续未来产业的项目。年产10万吨锂电铜箔、22万吨配套铜杆、3万吨高端铸造及装备制造三大项目布局新能源领域;高端铜箔、新型扁铜线等精深加工提能扩产……“2021年底,我们三期1.5万吨锂电铜箔项目全面建成,铜箔产能实现倍增,装备技术亦升级换代,迅速发展成为各家科技巨头和一线新能源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光说。


以做强做优铜产业链为先导,江铜依托主业发展多元经营,做精贸易、金融、物流等业务链条,形成支撑实体产业发展的多元产业集群,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圈”。近年来,包括铜在内的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也为发展金融、贸易等多元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9年3月,江铜集团在A股市场成功收购恒邦股份控制权。通过整合旗下黄金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强化黄金业务板块,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黄金产业生态。


2020年1月,江铜南方(广州)产业链公司“华南有色金属集散中心”建成招商,为客户提供仓储、物流、期货、保税、金融配套等服务。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企业164家,成为华南地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


一流企业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江铜把统筹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接续实施“三年创新倍增”攻坚行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发展“三年再提升行动”,全力构建企业管理“一盘棋”。坚持以“统筹领导、高效协同、资源整合、上下贯通”为主要特征的大党建为引领,以大风控、大科创、大监督、大协同、职位体系、全面预算、对标创标、数字赋能、企业文化为支撑,初步建立“1 9”十位一体治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融通、高质高效。


“随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宽,加强各业务板块、项目团队、上下工序之间的融合协作,势在必行。”江铜集团总经理周少兵介绍,通过推进“一盘棋”管理,打破了“思维墙”“部门墙”“业务墙”,推进了战略协同、经营协同和管理协同,最大限度提升了企业整体效益。


十年磨砺,成色粲然。2022年8月,作为全国44家获评A级“双百企业”的地方国企之一,江铜集团受到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创新为要


今年3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江西铜业集团颁发馆藏捐赠证书。江铜产品“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及“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4微米是什么概念?“一根头发丝直径约为80微米,4微米铜箔的薄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经理徐建平做了个形象的对比。


“3.5微米的样品正在试制。”徐建平告诉记者,随着铜箔产品越做越薄,科技含量越做越高,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利润随之越做越厚。


图片

江铜集团铜箔生产车间。李容摄(中经视觉)


采铜于山铸新器。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得益于江铜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


制度方面,江铜成立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由公司主要领导挂帅,定期研究科技创新工作,确定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和年度科研项目计划等,为江铜创新“源泉”持续涌流提供机制保障。“我们设立了由453名专家组成的12个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在科研项目立结项的专业作用。”江铜科技部总经理李国平说。


在投入方面,江铜的“规矩”是:按需投入,不设上限。2022年,江铜研发投入超90亿元,同比增长15.6%;获得274件专利授权,其中53件为发明专利授权。


在激励方面,江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措施,加大对创新成果和先进典型的奖励力度。近3年来,发放各类科技奖励5000余万元。以重奖为引领,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浓厚氛围。


在江铜集团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中,江西铜业技术研究院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这里集中了公司主要的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围绕公司重大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全面布局和推进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2022年1月,江铜研究院中试基地揭牌,标志着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我们对接国家重大项目需求,基于江铜的钼酸铵和铼酸铵优势资源,开发出一系列低偏析钼铼合金产品。”江铜研究院稀贵稀散金属团队研究员李诵斌告诉记者,这种新产品有着优异的强度、塑性及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和医用生物骨架等高技术领域。


江铜的铼酸铵产量占全国50%以上。此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铼酸铵等初级原材料,附加值较低。李诵斌团队先后开发了纯度最高可达 99.999%的高纯铼粉和铼粒,以及低偏析的钼铼合金、钨铼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我们正在加快铼粉中试线搭建工作,今年年底前可形成年产3吨以上铼粉和铼粒的生产能力。”李诵斌团队的创新成果,正不断走出实验室,开拓新的市场。


铜阳极泥碲的高效回收技术、低砷铜电解工艺研究、铜尾矿降硫工艺、铜银合金线材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江铜研究院,创新带头人、研发团队通力协作,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研实力逐步彰显。目前,江铜研究院承担了182项研发项目,其中43项已取得产业化成果。“我们将立足铜产业,瞄准关键技术需求,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策源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解决产业共性‘卡脖子’难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江铜研究院党委书记欧阳辉说。


作为国家绿色矿山创建的先行者,江铜围绕生态修复开展技术攻关,成功探索应用“原位基质改良 直接植被”等技术。截至目前,江铜集团所属矿山开展生态修复达2.1万亩。江铜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仅废渣选铜、废水提铜、烟气制酸等创新成果,每年就可新增铜金属量2.6万吨、硫酸620万吨。


图片

江铜集团永平铜矿排土场生态修复后样貌。顾强摄(中经视觉)


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青年创新创效平台等为核心的基层创新平台,是江铜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张长条桌、几把椅子,靠墙的书柜上摆放着各类技术资料。走进德兴铜矿黄发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几位“90后”年轻人正在讨论电铲的技术革新,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提示和启发,场面很是热烈。


“去年,我和黄师傅一起做的职工自主管理课题《减少电铲提升机械故障时间》获江铜职工自主管理成果二等奖。这项小发明平均每次可缩短维修时间5个小时,每年可减少240小时故障时间。”说起自己的创新成果,“90后”小伙秦智颇为自豪。


黄发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对电铲等重要采矿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啃下不少“硬骨头”。“2021年至2022年,我们工作室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技术攻关课题获得相关奖项,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10多万元。”黄发明说。


贵溪冶炼厂“刘亮劳模创新工作室”、永平铜矿“潘国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江铜目前拥有4家国家级、10家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22年,系列创新工作室累计取得200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180项专利授权、开展技术培训7207人次。


“职工身处生产一线,最了解技术需求。有时候,一项小革新可以解决大问题,产生大效益。”德兴铜矿副矿长耿志强说,通过各类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实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倍增效应。


既要立足自身、自主创新,又要开放包容、推动协同创新。这种创新理念使江铜创新体系不断向外部延伸,聚集起原始创新和集成突破的强大势能。


今年,江铜集团与矿冶科技集团联合组建“矿冶过程智能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江铜分部”,与中国有研集团联合组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江铜分部”,构建起产业技术的“创新高地”。同时,联合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及江西省内重点铜企业,组建江西省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铜产业涉及面广,仅靠一家企业推动创新远远不够。必须打通产学研,融汇资源,集中攻关,聚合发力。”周少兵说。


统筹用好各类资源,江铜在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收获颇丰。近三年来,累计实现研发投入超150亿元。石墨—铜(铝)复合材料、碳纳米材料、5G应用铜箔产品、高性能超微细丝铜银合金线坯等一批高精尖产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发出这一新材料,其高导热、低膨胀等特点,可显著改善散热环境,大幅提高器件可靠性及稳定性。”江铜集团副总经理涂东阳介绍。


有创新才有未来,这是“用未来思考今天”的必然结论。“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努力发挥好国家队作用,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担当使命。”郑高清说。


数智为翼


在德兴铜矿,铁运驾驶员曾是员工避之不及的岗位。电机车是拉矿石的小火车,员工调侃其驾驶室“冬天像冰箱,夏天像烤箱”,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这样的岗位很难留住人。没有人愿意把自家孩子送到‘烤箱、冰箱’里工作。”德兴铜矿矿长吴启明坦言,随着老员工不断退休,一些特殊岗位人员紧缺,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数字化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新路,也破解了德兴铜矿一些特殊岗位的用人困境。如今,在德兴铜矿采矿场铁运工段控制中心,记者看到,操作人员点一下鼠标,电机车便自动驶向振动放矿站,自动装运、自动驾驶,沿线铁路自动扳岔,拦木机自动开闭。依托“5G 工业互联网”,这里初步形成了铁运全流程自动运行、放矿站和翻笼卸载站的数智控制模式。


21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