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日报作者:郑荣林
本报特派记者 郑荣林
2月25日17时45分,随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的门被缓缓打开。徐刚走了出来,摘下紧紧勒在脸上的口罩和护目镜,印痕清晰可见,脱下密闭的防护服,身上全是汗水。
作为江西援随医疗队的一员,来自江西省疾控中心的徐刚虽没有冲锋在临床一线,也是一名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勇士——他的身份是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检验技师。
这是他在随州战斗的第11天。抵达随州后,他与同事李健雄一道,“接管”了随州市中心医院龙门院区的实验室。
随州市中心医院是随州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主要定点医院。所有的新冠肺炎病例确诊以及是否达到出院条件,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实验,徐刚的工作量巨大。每天8时30分左右进实验室,除了午饭时间,基本上一天都在实验室里度过。
“异地作战”的困难可想而知。“要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想到那么多患者需要我的帮助,使命感和责任感反而被激发出来了。”徐刚说。
看到支援湖北的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这是一种职业本能,就希望能够在一线工作。”多年前,在母校协和医学院开学典礼上,王辰院士上的第一课他仍铭记于心:“心存使命和责任者,其行为自会卓然于众。”
实际上,前往随州之前,他已经在江西战“疫”一线,连续奋战了近一个月时间。
疫情发生之初,为了揭穿病毒的“真面目”,并找到打败它们的办法,需要立即对新冠病毒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当时,江西是全国为数不多具备测序能力的省份之一。”他和同事们一起吃住在单位,24小时连轴转。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都处于探索阶段。对这种未知的病毒进行实验室检测,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
与病毒“零距离”接触,既要“艺高”更要“心细”。每一份样本的检测过程,需要完成约20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危机重重,“一不小心就可能产生气溶胶,污染实验室环境和感染到自己。”
三级防护是必须的。防护衣、护目镜、隔离服、N95口罩、双层手套、脚套……一样不能少,穿戴的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纰漏。两个人互相帮忙穿戴、检查,对自己负责,也对战友负责。
“阴性”,每每看到手上新鲜出炉的检验结果,徐刚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意味着又有一名患者可以回家团聚了,也代表着我们医护人员又打败了一个‘疫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