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溪镇三面环绕鄱阳湖,拥有31.8公里鄱阳湖岸线。辖区内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枭阳古城遗址、闻名遐迩的棠萌岛、泗山侯鸟保护区、输湖五万亩蓼子花海。浩瀚的鄱阳湖赋予这里最多的岛、最美的山、最清的水。不言而喻,周溪镇在鄱阳湖流域区位凸显。
从2018年6月起,周溪镇党委政府对标对表上级政府文件,精心组织,周密部暑,认真贯彻执行《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铁腕整治珠贝污染、养殖污染、垃圾污染;严厉打击非法围堰、非法低坝、非法捕捞。
周溪镇誉为“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中国贝壳集散地。珠贝产业占周溪镇人均纯收入的50%,全镇共有516家珠贝加工户。每年,16万吨贝壳原材料运抵周溪镇,贝壳残留的腐烂肉臭气熏天,下雨天恶臭水流入鄱阳湖。加工后的贝壳废料乱堆乱放,随意就近处理,环境卫生极差。
半年前,走进珠贝加工企业重点村梅沙村委会,白色粉尘漫天、刺鼻,马达噪声喧扰,珠贝成品染色、抛光后的化学品毒废水直排鄱阳湖。老百姓怨声载道,居不安业不乐,上访不断。
历年来,周溪镇治理珠贝污染“重疴”,屡治屡败,反反复复。今年8月,痛定思痛的周溪镇吸取历年来治理珠贝污染失败的教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珠贝加工企业采取“升级、整合、关停”有力措施,鼓励珠贝加工大型企业整合搬入环保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县城珠贝文化工业园,对环保不达标未整改的珠贝加工户一律关闭。截止12月16日止,有17家珠贝加工大户搬入县城珠贝文化工业园,关闭418家珠贝加工户,拆除违章厂房369间,没收电动机228台,处理废料垃圾15690吨。与此同时,周溪镇珠贝加工孵化基地正在加快规划建设中。现在,珠贝生产加工基本达到了噪声不扰民,粉尘不外扬,污水不入湖。生态环境改善了,老百姓满意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溪镇水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3年江苏客商看中了这里“风水宝地”,承包20000亩围湖养殖螃蟹等特种水产,效益可观。不甘落后的周溪人奋起直追,边学边干,在鄱阳湖岸线边筑低坝、建围堰,围网养鱼风生水起,赚鼓了腰包。
过度的开发,致使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岸线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针对围湖养殖,非法围堰,低坝拦网,周溪镇党委政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2018年9月,采取强制措施拆除违法围湖养殖20000亩,整治低坝围网养殖5600亩。今年3月,重点整治大输湖花桥村委会3500米私人擅自加高加固的血防工程,回填土方23583方,拆除非法涵闸,按规定全部整改到位。
周溪镇依水而立。湖岸、草洲、湿地是畜禽养殖的天然场所,有6家畜禽养殖户在距湖边200米内的禁养区内建栏搭棚养猪养鹅。不仅破坏了湖岸、草洲、湿地,而且畜禽粪污污染鄱阳湖。为此,周溪镇对禁养区的6家畜禽养殖户实行系统清理拆除。退养生猪1685头,拆除生猪栏舍2591平方米;退养肉鹅4652羽,拆除养鹅场棚舍2674平方米。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湖区乱捕乱捞,非法电捕,导致湖区渔业资源匮乏。渔民越捕越穷,渔民的苦衷难以言表,渔民用传统的捕捞工具打鱼难以维持生计。部分渔民铤而走险非法在湖区撒下“天罗地网”(电网),“断子绝孙网”(定置网)和机械捕螺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扰动湖底,浊水滚滚,水质恶化。渔业资源日益衰竭,水生态恶性循环。
令人欣慰的是,从2021年1月1日起,鄱阳湖区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从此,江西人的母亲湖鄱阳湖全面进入十年休养生息期。同时也关系到周溪镇传统渔村4个村委会1个水产场500户有捕捞证渔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周溪镇早宣传、早动员、早部暑,积极稳妥引导退捕渔民转岗就业再创业,2019年10月底全面完成了所有退捕渔民建档立卡工作。
周溪镇全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坚持常抓不懈,建立赏罚机制,杜绝一切污染源,有力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目标。如今,湖水更清澈,岸线更秀美,一湖清水入江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