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时节,食用菌出菇,如若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对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来说,冬季是一个繁忙的季节。他们脚步匆匆,只为把更多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近日,记者跟随江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张诚来到广昌县,近距离感受繁忙背后的产业兴农情怀。
在广昌林下经济产业园——盱江林场老虎塅“岗梅 食用菌”林下经济示范点,广昌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江西省利财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谢远财正认真查看温湿度情况。老朋友的到来,让他欣喜不已,“张所,您快看!多亏您的技术指导,这菇出得多好!”林地里,一排排茶树菇菌棒穿插排列堆放在林间,一朵朵圆润饱满的茶树菇从菌棒中探出“小脑袋”,长势喜人。不仅如此,一串串吊挂在林间的黑木耳菌棒上,整齐密布的耳芽像黑珍珠一样透亮。
茶树菇从大棚“搬”到森林,黑木耳吊着种,面对记者的好奇,谢远财解释道,林下栽培技术为茶树菇创造了一个仿野生的生长环境,其风味更佳;黑木耳吊着种,是因为菌棒温湿度均匀,避免了地面摆放容易滋生杂菌,且更节约土地面积。
“不懂技术不行啊!我和张所他们打了十年的交道,他们的指导很重要。”在谢远财看来,小菌菇释放大能量,科技创新是关键。近年来,与其名下公司长期合作的菇农就达1000多户。
广昌县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提升食用菌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这些科研人员持续努力着。近年来,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与江西大宏菇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广昌县远泰食药用菌研究所,开展茶树菇等食药用菌的提纯复壮、优良品种的筛选等工作;研发了利用莲子壳栽培茶树菇新配方,实现了食用菌产业与莲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莲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我们将牢记殷殷嘱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加快江西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让更多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张诚说。(记者 齐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