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8月18日电 (骆秋妤 林洁琪)8月18日,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前夕,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谢周华回忆起多年来深耕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点滴,他说:“虽然我们是专科医生,但病人往往可能伴发其他各种疾病,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诊治文献、了解前沿信息,做好课题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谢周华自2002年穿上白大褂后,就扎根传染病专科医院,“医”心为民,在结核病、艾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诊疗中走过20多个春秋,诊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
2009年末,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科四病区开科,谢周华成为科室首批医务人员的其中一员。成立之初,科室只有5位医生,管着40多张床位。最忙的时候,一组人同时抢救三位患者。医护人员们面对的不仅是难治复治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还有重症结核救治以及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护。“好在科室每次都能圆满完成各项救治任务。”再追忆那段时光,谢周华言语间依旧是守护生命的紧迫感。
图为谢周华(右二)带领科室团队一起研究课题。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医院结核病科四病区主任林艳荣是谢周华医学成长之路的重要见证人之一,她对谢周华的第一印象就是“踏实、勤恳、擅长处理医患关系”,在后来的并肩战斗中,谢周华强大的实战能力也令她印象深刻。
2013年,谢周华任职医院结核病科三病区主任后,与结核病科的主任医师、科室主任们通力协作,在呼吸内镜治疗技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研究和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南宁)HIV/TB双重感染诊断、治疗和管理新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疾病的传播率,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技术影响力。
为了培养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治人才,谢周华主张通过轮转、疑难病理讨论、大查房、读书报告、“传帮带”等方式,促进年轻医生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提升。在谢周华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捷径”二字,他建议年轻医生要把学习当作爱好、坚持学习。
2023年5月,南宁市公布年度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谢周华名列其中。对此,谢周华表示,他将继续用医疗科技的力量为民众的生命站岗。
谢周华坚信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白天忙临床,晚上做科研是他的生活常态。他说:“要让更多患者获得规范的治疗,减少结核耐药和复发等情况,这些都离不开在科研上的探索。”
20多年来参与危重传染病患者的救治实战,为谢周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5年数据显示,谢周华作为传染病学专家,他诊治了肺结核、新发突发及其它综合传染病近万例,大部分治愈好转。
谢周华是工作的“有心人”,也是患者的“知心人”。他回忆道,有一年,科室里来了一位年轻的肺结核患者。由于特殊病情,该患者延迟高考,休学两年,心情也郁郁不得欢。谢周华不仅为他制定了一套专属的治疗方案,也时时用心安慰,给予他生活的勇气。三年后,该患者如愿以偿考上大学。
“救死扶伤”是谢周华的从医初心,他说:“我与结核病打交道了20多年,深感传染病防治道路任重道远,我也一直鼓励年轻人,要重视临床学习与科研结合,尤其是要重点攻克复治结核病患者等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主要群体,努力破局。”(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