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一批江西企业主动作为、开拓创新,通过积极开展服务型制造,打破发展瓶颈,增强企业竞争力,蹚出了一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9月28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高铁的跨海隧道建设,就采购了江西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西鑫通的设备和托管服务。
“制造 服务”,重塑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服务型制造这条路是走对了。”江西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良坦言,以前卖一台设备利润是有限的,现在同样一台设备,单是加上托管服务,整体利润就能增加30%以上,利润空间大大拓展。作为一家地下专用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生产企业,江西鑫通也曾面临行业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困扰。为避免低价竞争,江西鑫通在业内率先迈出了服务型制造转型这一步,围绕市场需求,探索拓展了设备托管、产品个性化定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去年企业营业收入约6亿元,仅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收入就占了25%。”黄良说,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也很受欢迎,订单多到接不过来。现在企业正在加紧进行四期工厂建设,年底投产后,产能将翻一倍。
在江西,像江西鑫通这样由传统制造成功转型为服务型制造的企业还有许多,成为江西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增长空间受限等因素,传统制造业企业亟需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服务型制造成为不少江西企业顺应市场、加快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的主动选择。
“以前我们要去找客户,现在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来。”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企划办主任邹玲玲说,以前企业只做单一产品制造,市场规模有限,发展面临瓶颈。2016年,企业改变发展战略,走上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重视研发投入,主动探索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了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我们给客户提供从个性化研发、设计、测试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安装、售后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邹玲玲介绍。从单一产品制造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企业收入实现翻番,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真正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如今,朝阳聚声泰已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声学细分领域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深圳、东莞、重庆都设有研发中心。去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亿余元,今年预计突破3亿元,下一步准备在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
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带来的转型升级压力下,一家家江西传统制造业老面孔通过“制造 服务”“产品 服务”焕发新生机,推动老产业加速向新制造蜕变。
新模式新业态,产业升级新动力
位于林恩茶现代城市工场内的数字化工厂,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叶正在进行分装配送。工厂前方的体验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布置,未来,这里将成为市民体验茶文化的好去处。
“我们聚焦茶行业,不仅买全球茶、卖全球茶,打造定制化产品,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茶文化、茶旅游、茶科研、茶科普,挖掘产品文化溢价空间,大力发展体验经济。”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利人说,林恩曾是一家传统的茶叶加工制造企业,在市场倒逼下开始“跨界”经营,不断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作为快速消费品企业,林恩要向星巴克学习,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袁利人说,自从参加了江西省工信厅组织的服务型制造MBA总裁研修班后,他得到很多向优秀企业学习的机会,对服务型制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未来发展目标更加清晰。
“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是国际产业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应对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江西省工信厅产业政策处处长曾伟介绍,江西省于2017、2021年先后实施两轮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并通过开展“服务型制造万里行——走进江西”、实施工业设计创新券推广“三年春雨计划”、举办江西省服务型制造MBA总裁研修班、设立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全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优良生态,不断提升江西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江西省共培育出18家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88家省级示范企业;全省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达30.2%,开展个性化定制比例达11.5%。如今,服务型制造已与江西省产业和区域发展、消费和创新、新模式新业态等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趋势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江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秦海峰、何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