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筹70多万元建国防教育基地 都昌老人五代均从军

2019-09-07 15:12 江西新闻客户端·江南都市报    阅读:3833 

对于今年63 岁的都昌县汪墩乡黄浩村村民黄国泉来说,人生最出彩的一段经历,是1976 年至1980 年在福建厦门某炮兵基地的四年军营生活;事业最出色的一页辉煌,是2011 年自筹资金70 余万元,在汪墩乡建成革命烈士事迹陈展馆和汪墩黄浩革命烈士陵园,打造成国防教育基地。

黄国泉家族从他爷爷黄芳潮烈士追随方志敏参加红十军这一代算起,连续五代有热血子弟投身军营,从戎报国,谱写了一曲曲强我长城、保家卫国的壮歌。

祖辈3人参加红十军后牺牲

黄家的红色家族史可追溯到风雨如磐的血色1930 年代。

黄浩村所在的汪墩乡,在都昌革命斗争史上书写下正气千秋、气贯长虹的一章。中共都昌县委第一任书记刘越是汪墩人; 在红色岁月叱咤风云的都昌县委书记刘肩三是汪墩人;1930 年5 月5 日掀起的茅垅暴动,宣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都昌第一个红色政权,也发生在汪墩;红十军在都昌驰骋,汪墩籍子弟成为汇入这支部队的生力军。

1930 年春,当时在上海的党中央指示赣东北根据地的方志敏等人创建红十军,都昌汪墩乡人刘肩三起初任红十军第19 团政治委员,后改任红十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兼旅政治委员,他在都昌、湖口、彭泽、鄱阳、景德镇一带扩大红军队伍,有整营、整连的战士是都昌籍的。

黄国泉的爷爷黄芳潮兄弟四人,除老大黄芳杰在家照顾家业外,黄芳华、黄芳英、黄芳潮3 人均参加红十军。红十军1934 年11 月在方志敏的率领下,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闽浙皖赣边区,后在皖南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被迫转战,被敌军重重包围在弋阳县的怀玉山区,在风雪交袭、弹尽援绝的情形下,绝大部分红军战士壮烈牺牲,血沃怀玉山。

在都昌县的党史资料和县志里,留下了黄芳潮兄弟三人作为革命烈士的简短载录:黄芳英,红十军大队长,1930 年牺牲于弋阳,年仅27 岁;黄芳华,红十军排长,1930 年牺牲于弋阳,年仅21 岁;黄芳潮,红十军排长,1930 年牺牲于弋阳,年仅20 岁。1930 年在红十军参战中牺牲的黄浩村烈士还有黄芳清、黄芳瑶、黄嗣谷三人。

黄芳潮的小儿子黄昌礼于1960 年投身军营,在驻贵州的炮兵65 师服役6 年。黄国泉是家族中参军的第三代,1976 年应征入伍,成了驻福建厦门某基地的一名炮兵。

牢记党恩想“办些实事”

1980 年,黄国泉退伍回到老家都昌后,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将在军营里淬炼的勇毅品格,转化为家乡创业的果敢,在当地跑起运输生意、办起砖瓦厂、开发农贸市场,还在村委会做过村干部,当选三届县人大代表。

四年军营人,一世拥军情。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军人出身的黄国泉对人民军队有一种融入血液的浓厚情结。他也从自己的亲人身上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烈士家属深深的关爱。他父亲黄昌柏当年就读南昌烈士子弟学校,才有了后来步入乡镇领导岗位的历练。二哥黄银泉当年民办教师考录转编,正因了享受到了烈士家属的加分优惠,才遂愿成了一名公办教师。小弟黄红卫当年参加县型砖厂的招工考试,在两个同等分数只取一名的竞争中,黄红卫因为是烈士家属的身份而被优先录用。

纯朴、豪爽的黄国泉动情地说:“ 我从内心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我的创业之路能走得顺畅,是享受了和平年代改革开放的红利,也离不开部队的造就。我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国防意识,竭尽所能去办些实事。”

耗尽积蓄建国防教育基地

2011 年,黄国泉下定决心不再从事实体企业的经营,一门心思实施他的“一馆一亭一院”的国防教育基地建设。

“一馆”就是建设“汪墩革命烈士事迹陈展馆”。黄国泉在汪墩乡政府大院对面的农贸市场上,腾出本来可以出租给商户收取租金的一层楼,办起陈展馆,场馆面积达400 多平方米。他走村入户收集当地的革命文物,从当年战士用过的步枪、马刀,到群众为部队送粮的竹篮、饭筒,一一认真甄别,悉心保护。多方搜集相关的革命战争史资料和史籍,图文并茂、物景相融地展示。为丰富汪墩籍勇士参加红十军的珍贵史料,黄国泉和他的战友赴弋阳县青板桥、横峰县娄底蓝村,收集烈士捐躯地的第一手资料。2011 年底,汪墩革命烈士事迹陈展馆建成,对外免费开放。

“一亭”就是兴建汪墩革命烈士纪念亭。黄国泉将烈士纪念亭的地点选在黄浩村后阳储山山脉的长子涧,亭址四周青山环抱,远处匡庐巍峨、鄱湖浩渺,是忠魂安息的理想之地。从都蔡公路旁侧通往山顶,原来只有一条5 里长的狭窄山路,且崎岖难行。为了便于建亭运送施工材料,也方便以后前往烈士亭祭扫英灵的干部群众出行,黄国泉首先想到的是拓宽路基、硬化路面。他找到共有山权的邻村人商量,得到大家的一致称道。村民还自发捐款6000 余元,支持修路。经过半年的施工,一条3 公里长、5 米宽的通往亭址的公路,在2013 年10 月正式通车。路通了,黄国泉着手修建烈士墓陵和纪念碑亭。他采购来优质石材,请来一流工匠,又历时半年才完工。墓地肃穆,亭碑庄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金黄楷体格外醒目。20 余位汪墩籍革命烈士魂归青山,长眠故土。

“一院”就是拟建中的“革命烈士遗属养老院”。黄国泉计划在山下一块生态优美、山清水秀的开阔处,办一个供养全县革命烈士遗属的养老山庄,让生活有困难的烈士亲属得到关爱,颐养天年。

为建建国防教育基地,黄国泉自筹资金70万元,花尽了多年的积蓄。让他倍感欣慰的是,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节和革命烈士纪念日,都会有不少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前来参观陈展馆,祭扫烈士墓。 每当此时,黄国泉只要在村里,都会义务当起讲解员,讲述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弘扬英烈精神,激发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家族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采访中,黄国泉告诉记者,从戎报国、拥军尚武的家国情怀已逐渐衍生成家风,影响着黄家后辈。

黄国泉的儿子黄丽华,1999年12月从家乡应征入伍,远赴新疆吐鲁番当了一名步兵。2001 年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三年毕业后到驻南疆汽车某团任机要参谋,两次荣立三等功,2015年底转业到九江。黄丽华的妻子韩娜也曾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兵。1999 年,韩娜从河南洛阳应征入伍,成了驻地在湖北孝感的某通讯团空降兵,2001年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与同年入伍的黄丽华成了同学。2015年,转业后的韩娜被调到九江市公安局,成了九江公安监管医院的一名管教民警,并于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九江市优秀监管民警荣誉。

在黄国泉的子侄这一代,曾在军营磨砺人生者众。大哥黄金泉的儿子黄小华,1993年应征入伍,在河南洛阳服役,后转业到南昌一家钢铁企业工作。二哥黄银泉的儿子黄小斌,1996年应征入伍,在广西服役,后转业到广东韶关税务系统工作。

作为家族第五代,黄金泉女儿的儿子李昌,2017年9 月在南昌交通职业学院毕业后携笔从戎,现在已是东海舰队的一名“优秀士兵”,逐梦在祖国深蓝的大海。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大庆日子里,都昌的中小学生来到汪墩黄浩革命烈士陵园,重温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我将终生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义务讲解之余,黄国泉深有感触地说。

1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