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化名)和李凯(化名),是我认识的两个年轻人。高中毕业后,他俩考入南方某省会城市一所普通高校,在学校成了一对恋人。一年前,王芸本科毕业,正好赶上新冠疫情相对严重的时段,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她作出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决定,那就是回到农村老家,接手父母承包的土地全职务农。当时,李凯正在作为大学生士兵参军,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反对,还对王芸的决心感到钦佩。后来,李凯光荣退役并完成了专科学业,经过权衡,他决定放弃升本机会,来到王芸的老家,和她一起成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新农人”。
王芸和李凯的选择,乍听起来可能会令很多人不解。在人们的固有认知中,大学毕业生不找个专业对口的“正经工作”,而是回老家种地务农,往小了说是自毁前程,往大了说是浪费人才。然而,对王芸和李凯而言,回乡务农既不是“拍脑袋”作出的冲动决定,也不是无路可走之后的“摆烂”行为。选择这条发展轨道,既是理性计算后得出的结论,也符合他们对人生的期待和本心。
如果不选择务农、努力留在省会城市,王芸大概率会和她的室友一样,在毕业几个月后找到一份平平无奇的文员工作,月薪3000多元。李凯在城里倒是能多赚一些,毕业之前,他找了一份健身教练的工作,收入一度超过6000元,但他每月都要在饮食和营养补剂上多花2000多元,以保持“健美”体型。相比之下,俩人一起务农,年收入约为8万-10万元,还能省下不少在城市里生活的额外开销。这不仅“经济账”不亏,还让他们有了职场同龄人难得的从容和淡然。
虽然都不是学农的,但王芸打小在田间长大,又有父母在旁指导,农业常识完全够用。李凯则在部队里练就了一幅好身板,手也很巧,各项农活都干得相当利落。与此同时,他们在大学获得的技能与视野也没有白费,王芸注册了多个社交媒体账号,致力于成为“农村KOL”,借助互联网平台营销推广;李凯则开起了直播间,效仿某知名品牌,一边“秀肌肉”一边现场带货。不论是在网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样子都很难让人想起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下田干活时,他们会穿上冲锋裤和防晒衣,用“现代装备”做好劳动保护,拍照录视频时,他们的打扮、谈吐,更是与城市青年无异。他们可以在有条件时承包更多土地、种植新作物、开展养殖业和加工业,事业前景比一些身在职场的同学还要广阔。可为什么,大学生务农依然是新闻?
不得不承认,一些人对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还抱有不少根深蒂固的成见,连一些大学生自己也存在就业偏见。尽管大学学历的普及程度早已不能和几十年前同日而语,许多人依然在潜意识里觉得读了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必须努力成为“劳心者”,而不能“劳力者治于人”。
一方面,人们会向那些敢于打破成见的年轻人泼“冷水”:你们这是在浪费自己学得的知识,辜负了亲人师长的栽培。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也放不下身段与矜持,宁可找一份待遇很差的白领工作甚至待业,也不愿意从事那些在传统观念中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工作。当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确很不容易,没有名校光环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尤其如此。越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打开思路的大学毕业生,越容易发现长期被自己忽视的发展机会,避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转而在人生的旷野上踏出一条路来。
回乡务农只是年轻人千百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而不是用来“抄作业”的标准答案。在我接触到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人大大方方地“进厂”成为技术工人,不把当蓝领当成坏事,也有人发现本专业前途有限,转而把自学的摄影、PS等技术当作谋生手段,甚至有一流名校毕业生,不考公、不考编、不进“大厂”,回老家和同学合伙创业,经营新潮小店。这些看似不同寻常的选择,其实都是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阻碍年轻人打破“常规”的,或许只是亟待改变的过时观念。
林树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