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长高速万年北服务区,1300块光伏板组成的方阵延伸向远方;在看不见的地下,太阳能正通过逆变器,源源不断地为新能源充电桩持续供能。
近日,随着全国首笔“碳减排挂钩”绿色交通贷款顺利投放,江西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全面上马,新能源汽车今后有望不再“恐高”。这是继“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后,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产品再次“上新”。
近三年,江西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但高速公路充电桩布局少、“一枪难觅”等基础设施短板,成为新能源车主在跨城、跨省出行的“心病”,也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的“软肋”。
赣江新区会同中国银行赣江新区分行此番推出“碳减排挂钩”绿色交通贷款项目,目标直指新能源汽车充电短板。据了解,项目落地的6700万元,均用于新区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江西高速公路沿线布局的光伏发电设施项目建设,项目所发电力的75%用于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使用,余电并入国家电网。
“我们充分利用服务区、收费站、养护站、枢纽、互通、隧道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安装光伏设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在全省11条高速公路沿线建设195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覆盖56对服务区、139个收费站。按每个点10根充电桩计算,可满足近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发电站 充电站”模式不仅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且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据介绍,项目总装机容量共15.82759兆瓦,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约1500万千瓦时,折合减少消耗标准煤约6000吨,减排二氧化碳14955吨、二氧化硫450万吨,实现“绿上加绿”。
与以往固定资产贷款不同,项目创新引入“碳减排挂钩”模式,将企业的贷款利率与“碳表现”挂钩,设置分档利率。“在10年贷款期内,我们将持续跟踪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通过利率杠杆撬动企业低碳发展的潜在动力,让企业享受碳减排带来优惠利率的同时,激励企业控碳、减碳。”中国银行赣江新区分行副行长刘炼表示。
据了解,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赣江新区5年先后推出60余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连绵不绝的金融活水正不断点绿成金,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势。(全媒体记者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