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为什么是贵州?

2023-05-29 16:03 新华社    阅读:1353 

祖国的西南

有一个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地方

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晴天

阳光会穿过梯田上的轻雾

公鸡打鸣声里

炊烟袅袅升起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雨天

水滴从老房的砖瓦上滑过

人们会晚起一阵

清新的空气里是茶叶和泥土的香

 

这里是贵州

这里的乡愁

是大簸箕里装着的辣椒

是一挂就是四季的腊肉

是爸爸妈妈和我们的美好时光

村民在铜仁市玉屏县亚鱼乡亚鱼村晾晒辣椒。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这里是贵州

一别数年,刮目相看


明天

这里有件大事,让全球大数据“向东看”——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在贵州贵阳开幕


这是

全球大数据领域

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

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

2022年5月26日,工作人员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观看LED显示屏。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次会议的很多成果

或将改变你我的生活

……


很多人不解

为什么是贵州?


很多人反问

为什么不能是贵州?


答案

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里


贵在奋斗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500多年前,面对黔道之艰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发出这样的叹息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山,对于贵州而言

是上天的馈赠

也是发展的羁绊


不服命运的贵州人

选择了奋发有为

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贵州北盘江大桥。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一座座架设在高山峡谷间的大桥

让“地无三尺平”的黔贵大地

成为“高速平原”

成为了一座“世界桥梁博物馆”

开放的格局就此打开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黔粤班列

……

2022年5月20日,黔粤班列“遵义号”在贵州遵义阁老坝站等候发车。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连接RCEP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等

区域性国际货运枢纽格局初步形成


在黔南州平塘县

国之重器“中国天眼”仰望苍穹

不断探索着星空的奥秘

也在这片土地上

种下了一颗颗科学的种子

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变化还不止于此

诸多优势

让贵州成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

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

万余家企业

正在推动数实融合的大变革

2月25日拍摄的贵阳黔春立交桥夜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数博会

让这个曾经的“数据的山坳”

成为了数据的海洋

数据“下田”,“犁”出希望农场

数据“进厂”,“变”出数字车间

数据“入户”,造出“数智”生活


数据之治

激发现代化活力

数字化浪潮

澎湃在黔贵大地


很多人感慨

贵州之变

在数据,更在理念——

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新经济发展机遇

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


贵在传承


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多民族生生不息

黔东南州镇远古城㵲阳河上的一座古桥。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历史沉淀的古城

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便是最好的见证


遵义老城的一角

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

记录了历史的转折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景区游览。新华社发(罗星汉 摄)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

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迎来了历史性的关键转折

红色基因写在黔贵大地


不忘历史、感恩奋进的贵州人

选择了接续传承


今年五一假期

遵义会议纪念馆

一位游客参观后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秘境黔东南

疲惫心灵的栖息地

火爆全网的“村BA”“村超”从这里发源

3月27日,贵州“村BA”总决赛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现场。周光胜 摄


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于此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上千座吊脚楼从山顶延绵到山脚

犹如一颗颗黑宝石

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苗侗同胞

世代生活于此,发展于此

蜡染、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产业

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

在乡村振兴中焕发生机

黔东南州榕江县塔石乡乌吉苗寨村民在制作蜡画。新华社发(宋朝晖 摄)


贵在守护


“要问天下多少山,一半跑到贵州来”

“无水不成景,有水景更秀”


贵州

是山的王国,水的世界


念山念水的贵州人

选择了记住乡愁


让一个没有海的地方

处处有“海”可观


连片的樱花园“花海”

湄潭万亩“茶海”

翠绿的赤水“竹海”

与连绵的“山海”相互交融

一幅绘满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

多彩画卷在贵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月光下的“万亩茶海”。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世界自然遗产荔波小七孔景区

迈向世界级风景区的黄果树瀑布

……

人在景中游,景因人灵动

游客在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游客在黄果树大瀑布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乌江边上

曾因重度石漠化被列为

人类不宜居住之地的化屋村

已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贵州一怪,辣椒是菜”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在贵州人饮食里

酸与辣是舌尖上的记忆

这也像极了贵州人性格

风风火火、爽朗率真

黔东南州麻江县一食品公司生产车间的酸汤。新华社发(杨武魁 摄)


如今

贵州正用实际行动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不断诠释着

优良生态环境

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


有人发现

把“贵”字拆开

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

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个多姿多彩的“宝藏省份”

正在数字化浪潮中

围绕“四新”

主攻“四化”

迈向又一次蝶变


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

符合发展规律

体现贵州特色

服务国家全局的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之路

贵安新区樱花园。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出品:李俊、赵新兵

策划:齐慧杰、王丽

监制:李响、欧甸丘、周年钧

统筹:李瑜

记者:蒋成、李永锡

设计:殷哲伦

编辑:李昂、伍越、卿珊

素材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贵州天马传媒有限公司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贵州分社

联合出品

12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