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2日 03版)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但白衣战士、医学专家们还有数不清的志愿者让我深刻认识了什么是国家脊梁、人民英雄,他们才是我们该追的‘星’!”日前,在江西高校“十大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虞新胜教授的云课堂上,东华理工大学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陈功分享了自己的战疫感想。
讲好战疫故事,在非常时期开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模式,东华理工大学将战疫素材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把抗击疫情斗争作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推动思政教育和疫情防控同步发力。
育好五种“心”:激活战疫能量
“前行的路上会有一些阻挡,但是有你的身影,就给了我们向往……”东华理工大学官微推出的原创抗疫歌曲《星光》MV,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情追捧,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纷纷转载,社会反响强烈。与此同时,《想见你,东华理工》《抗疫一线,东华理工人在这里》《前行有光》等图文或新闻频频在东华理工师生朋友圈刷屏,成为“五心”育人的生动实践,激发了师生们战胜疫情强大的正能量。
疫情发生以来,东华理工把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作为加强制度自信教育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培养青年学子战疫必胜的自信心;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壮举,培养青年学子众志成城的爱国心;以医务人员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英雄故事,专家学者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励志故事,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担当故事,培养青年学子担当作为的责任心;以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青年学子崇尚科学的求知心;以厚植人文情怀、守望相助的善举,培养青年学子扶危济困的仁爱心,把制度自信、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烙印在学子心头。
开好三场会:讲好战疫故事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科研人员奋力攻关,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无数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捐赠捐助……”在一次特殊的“云班会”上,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17级机械工程专业班主任柳和生作为“成长导师”,通过网络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在线交流,讲述了抗击疫情一线中彰显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在校党委的号召下,东华理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纷纷在“云课堂”上给各专业、班级召开文化自信“主题班会”、责任担当“故事会”和媒介素养“培训会”,引导广大师生学习榜样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涵养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筑起抗击疫情的精神屏障。
“作为这场战疫的亲历者和一名学生党员,我见证了中国的磅礴伟力和‘逆行者’们的英勇无畏,感受到老师关心和学校温暖,懂得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重大意义,更深切体会到肩上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机电学院2018级学生袁晓文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抗疫一线执勤的经历时说。
讲好三堂课:用好战疫教材
3月4日下午,东华理工201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同学们正在准备上课,突然一位“意外来客”现身直播间,云端课堂瞬间沸腾。“亲爱的同学们,今天通过这个不寻常的方式与你们一起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看到大家精神状态很好、学习热情很高,我很欣慰。”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开始了他的战疫思政课时间。
春季学期线上开课不久,东华理工大学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线上听课,了解指导线上教学运行情况,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讲授战疫思政课,努力讲好爱国主义精神“必修课”、制度自信政治“理论课”和疫情防控知识普及课。学校及时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引导广大教师坚守育人初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前,该校已开设线上教学课程575门、教学课堂2342个,常规的讲台教学变成了各种“花式”在线教学,774名教师和近20000名学生参与线上教学,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抓好四类实践:上好战疫大课
为帮助学生健身强心,理性平和地面对疫情,东华理工大学在“云课堂”之外,积极开展心理、体育、公益、创作等四类实践,启动心理支持热线、编写大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开展“雷锋月”防疫志愿活动、给白衣战士写一封信……学子们在全国各地积极参与战疫。
在学校的号召下,东华理工全校大学生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报到,秩序维护、知识普及、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防疫抗疫“第二战线”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300余名返乡大学生变身战疫先锋队员,分别在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65个地市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师生们即使宅家也一刻没闲着,科普短视频《远离新冠肺炎,做好这3件事就够了》、防疫宣传片《不放弃》、原创舞蹈《逆行者》《灵魂舞者的战疫》、手语舞《加油武汉》、手势舞《坚信爱会赢》、抗疫创意海报……他们主动创作和传播防疫抗疫作品,书写了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朱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