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全国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安岳开幕,130多名专家学者、专业机构代表、石窟寺相关研究管理代表汇聚一堂。
8月20日,在研讨会上,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柴晓明向与会者分享了名为《石窟寺保护的一点思考》的报告。报告中,他在肯定我国近几十年石窟寺保护工作成绩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现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但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大量中小石窟未得到很好保护,有的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柴晓明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人”。建议建立一支精干的队伍,负责石窟寺的保护管理和技术,大型石窟也可通过解决自身问题,为相关石窟保护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并辐射、带动周边中小石窟发展。
现状
大量中小石窟未获很好保护
有些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目前,我国石窟寺保护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柴晓明认为,“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石窟寺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我国大量中小石窟还未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些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柴晓明介绍,前两年,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调查。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这次调查新发现了635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和三普相比消失了64处”。
报告显示,目前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主要病害为风化、结构失稳,其中石窟机构失稳问题突出、摩崖造像以风化病害为主。而保护现状方面,5986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中,有专门管理机构的仅占37%,有保护规划的仅173处,实施过的保护项目1484个。“这些保护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石窟,说明大量石窟特别是中小石窟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状态”,我国部分石窟类文物的保护管理很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处于失管状况。
原因
关键是“缺人”
石窟寺保护、研究队伍规模奇小
“原因很多,我认为关键是没有人。”柴晓明分析认为,最直观的是石窟寺保护、研究队伍规模奇小,结构严重失衡。“我去了很多石窟,很多机构是一两人、两三人的微型机构,大部分能看个门就不错了。”
他在报告中还提到,考古研究方面,1977年以来,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培养了20余名石窟考古研究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总数以个位计。除了个别大型石窟,全国没有成建制的石窟寺考古研究专业团队。“保护技术队伍情况稍好。”柴晓明介绍,敦煌、龙门、云冈、大足等几个石窟研究院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等少数几个省份的文物保护机构均有大小不等、成建制的专业队伍,但规模也不大。
柴晓明还认为,石窟寺保护包括管理、技术两方面,专业性极强,没有一定规模、稳定的专业队伍和专业机构支撑,是不可能做好的。当前,石窟管理与保护的关键是“缺人”,这在中小石窟表现尤为突出。此外,石窟本体保护堪忧,尤其是中小石窟既没技防也无人防,病害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洞窟失稳坍塌随时可能发生。
建议
每个石窟寺设专门机构建立一支精干队伍保护管理
那么,针对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存在的这些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在柴晓明看来,首先要建立队伍。“要下决心建立一支精干的石窟寺保护管理和技术队伍。”他建议,每个石窟寺都要有以保护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既承担日常管理、安全防护等工作,也要发起和组织重大保护项目、研究项目。
他还建议,设立国家、区域和重要省份石窟保护研究中心,承担全国及区域性石窟保护重大管理、理论、技术问题研究和攻关。敦煌等大型石窟也应加强现有专业机构能力提升和机构建设,通过解决所在石窟的重大问题,为相关石窟保护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并辐射、带动周边中小石窟发展。柴晓明表示,要鼓励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石窟研究、保护团队,为相关石窟价值认知、阐释、管理、保护技术、材料研发等方面提供支持。
“此外,还要重视基础工作。”柴晓明认为,应加强石窟考古,摸清家底,特别是加强评估中小石窟的保存现状,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保护提供支撑。同时,要重视石窟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维护,最起码要有日常的看护,避免石窟雕刻被盗被涂抹破坏,以及发现险情及时处置或报告,避免损失扩大,避免“小病”变成“大病”。
柴晓明在报告中还提到,石窟寺破坏除人为因素外,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岩体失稳引发的洞窟坍塌、雕刻风化等成为石窟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治理水害和岩体失稳成为当务之急。而水患、风化、岩体失稳等病害的发生机理和原因等十分复杂,为此,他希望在保护技术理论、方法、材料方面能有所突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姚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