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为全面反映和展现“365共富协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省六县(开化、常山、婺源、德兴、玉山、休宁)组建了跨边界联合新闻采访团,选择一批区域发展的示范样板,启动“365互采互推”大型融媒采访活动。
连续两周,采访团成员通过走乡村、看变化、问情况深入6个县(市、区)开展深入采访,挖掘了各地的有效做法、鲜活经验,并形成了系列有代表性的原创作品。为了便于各地学习借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联合采访的调研成果,三省六县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决定共同开设“增光添彩365”专栏,一体化报道协作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今天推出由玉山融媒体中心采写的婺源篇③《听!蓝冠噪鹛轻扣幸福石门》。
在风景如画的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一个依山傍水的徽派古村石门村将蓝冠噪鹛的保护与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以其独特的生态保护和乡村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
婺源县秋口镇的王村石门自然村,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著名诗人齐彦槐的《冲麓村居》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山水风光。然而,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村庄本身,而是栖息于此的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
每年4月到7月,长着蓝灰色顶冠、喉部鲜黄色的“小精灵”就活跃于石门村的林间。“这是蓝冠噪鹛,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全球种群数量仅有250余只。”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村民、资深护鸟人俞旺金在蓝冠噪鹛科普馆向游客们介绍。
在一个旅游景区,看到最多的标语却是“游客止步”。“蓝冠噪鹛是很聪明,一般在茂密的树林隐蔽觅食,筑巢却喜欢靠近人类,我们村的古樟树上经常看到它们的小窝,这样可以免受大型动物的威胁。”俞旺金解释,这种聪明的鸟儿因为村民数十年如一日的友善行为变得开始亲近人类。
蓝冠噪鹛作为我国的特有物种,其数量稀少且生存环境面临诸多威胁。石门村的村民们深知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重要性,纷纷参与到蓝冠噪鹛的保护工作中来。村民们通过设立保护区、限制人为活动、加强巡查监管等多种措施,为蓝冠噪鹛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天清气爽,竹影婆娑。每到蓝冠噪鹛繁育期,村民们自发组织护鸟队,沿着河流巡护。在观鸟亭前,石门月亮湾护鸟队队员陈社泉正把一个废弃矿泉水瓶扔进垃圾桶,“鸟儿很金贵的,它们喜欢在村落周边的古树和风水林中筑巢,爱吃昆虫,也很爱干净,一天要洗两次澡。”提到蓝冠噪鹛,护鸟队成员都熟稔地纷纷向游人们介绍。
同时,石门村积极探索将蓝冠噪鹛保护与村庄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石门村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确保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村内随处可见的墙面彩绘、墙角雕塑,最多的便是和蓝冠噪鹛相关的元素。形成“春赏油菜花海、夏游观鸟研学、秋看农家晒秋、冬品特色年俗”全季旅游新局面。
“我们本地的茶叶,你抓一把闻闻,还有自家酿的米酒,我给你们舀一碗尝尝!”在石门村的房前屋后,经常能看到村民们支个小摊,热情地招呼着游客。“我自家种了些皇菊,很香的!泡水喝清心静气,降肝火。”和摊主俞先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村里不少村民原本都是在外务工的,随着石门村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们都回乡发展了。
石门村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村民利益的最大化。并积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项目,提供如导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原汁原味的乡村体验,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石门村,要吃饭有爱鸟农庄等民宿;要研学,有蓝冠噪鹛鸟类博物馆;要等车,也有被命名为观鸟亭的候车亭。蓝冠噪鹛成了石门村非同一般的“代言人”。2023年,仅有512人的石门村,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余万元,人均旅游收入4600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4000元提升到如今的3万余元。
石门村通过蓝冠噪鹛的保护与开发,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树立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典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保护珍稀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还能够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来源:玉山县融媒体中心 吴梦玲
责编:汪子依
审核:陈典洪
终审:付文龙
监制:朱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