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额存单为何一单难求
□ 大额存单的发行规模需由商业银行在年初向人民银行报备审批,在满足相应监管要求后方可发行,使得大额存单天然具有限量稀缺特征,且容易呈现年初额度充裕、年末额度紧张的周期性状态。
□ 银行理财不再刚性兑付,可供选择的稳定高收益存款类产品逐渐减少,加上投资产品“破净”现象更加普遍,进一步放大了投资者对于大额存单的需求。
近日,记者发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上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均显示售罄或没有剩余额度,仅有面向新客户销售的产品。
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20万元起存的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供不应求。“近期大额存单很受客户欢迎,但是额度比较紧张,目前多数产品已经售罄。”北京西城区某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表示。
大额存单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的一种存款产品,起存门槛较高,一般为20万元或30万元起不等,可以在到期前转让,流动性较好。今年以来,大额存单业务经过多次降息调整,目前部分银行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已下调至3%左右,仍挡不住投资者的抢购热情。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认为,大额存单的发行规模需由商业银行在年初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备审批,在满足相应监管要求后方可发行,使得大额存单天然具有限量稀缺特征,且容易呈现年初额度充裕、年末额度紧张的周期性状态。
“受疫情、LPR报价连续下调等各因素影响,存量贷款重定价及新发生贷款利率下行,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持续承压,银行体系迫切需要加强负债成本控制。部分银行结合自身的资产负债形势,对大额存单等高成本负债进行了规模管控,所以出现‘一单难求’。”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今年初,资管新规结束过渡期后正式落地,银行理财不再刚性兑付,投资者可供选择的稳定高收益存款类产品逐渐减少。加上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可选投资产品“破净”现象更加普遍,放大了投资者对于资产的避险情绪。
“我倾向于稳健投资,所以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就排除在外了。虽然近期市场利率整体下降趋势明显,但是大额存单利率相较普通存款利率依然具有收益优势。”在北京丰台区某银行网点咨询大额存单业务的客户张军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流动性充裕,商业银行也相应保持了较好的存款增长态势。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7万亿元,同比多增6.16万亿元。据今年上市银行三季报,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在期限结构上,存款定期化现象不断凸显。
李一帆表示,银行存款定期化现象是其他理财收益率下行、市场主体回避超预期因素冲击进而偏好长期稳定存款产品的综合结果。一方面反映了近期居民及企业储蓄率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预期可能偏弱、消费和投资动力不足。短期来看,存款定期化现象提高了商业银行吸储效率,同时影响负债结构,增加高成本负债比例;长期来看,持续的存款定期化会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增大稳定息差的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中,多家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非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教授江萍表示,在未来长期低利率背景下,投资者将更偏好提前锁定长期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这也对银行资产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如何在优质房贷萎缩的背景下,提高银行资产收益和质量。
银行如何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投资理财需求呢?“首先,持续丰富财富管理货架,优选机构投研实力强、产品长期业绩好的资管产品,精准提供匹配客户风险偏好的产品;其次,结合资本市场环境,为客户做好大类资产配置,例如,当前可适当增加中低风险基金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稳健型投资品种的供给;最后,引导消费者更加充分了解市场环境,理性看待金融产品的净值波动,树立长期投资理念。”王一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