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春里的光明——宁都籍国家队运动健儿何珊珊身残志坚的故事

2024-05-13 09:58  阅读:3226 

翻开江西残疾人体育代表团运动员简介册,何珊珊的介绍第一个映入眼帘。尽管才24岁,但她的荣誉堪称“重量级”。

2023年的最后一天,在42.195公里的深圳马拉松比赛(残疾人选手组)中,来自江西宁都的何珊珊以T11级3小时1分的成绩赢得冠军并打破了原3小时11分的世界纪录。更为传奇的是,与大多数对手相比,何珊珊还只是一位初涉马拉松项目的“菜鸟”,她的强项是T11级1500米。她说:“过程的煎熬、疲惫、痛苦甚至绝望是一般人体悟不到的,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得知自己打破了T11级的原3小时11分的世界纪录时,我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每一步的痛苦,每一次的挑战,都在这一瞬间化作了无尽的喜悦。我超越了自己的极限,战胜了疲劳和困难,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关闭一扇门

1999年金秋,何珊珊降生在宁都县一个叫来源的小山村。在珊珊之前,父母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喜获千金,他们的开心与激动溢于言表,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珊珊在温暖中成长,父母却发现孩子的眼睛“与众不同”,她看人看物总是不见表情。母亲不敢相信,急得抬起手,在孩子的眼前不停晃动,以这种简单的测试动作检验着……哎呀,难道这细女的眼睛……

母亲吓得说不出话,赶紧带着她去小镇卫生院,医生初步诊断,孩子的眼睛没有视力,必须转移到大医院复诊。县城的医院给出了同样的诊断,却对治疗无能为力,珊珊又被焦虑的父母一路颠簸带去了南昌,然后又辗转到厦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医院诊治,均未见成效,最后来到了广州中山眼科医院。

何洪朝夫妇带着珊珊在这里期待奇迹的出现。结果,诊断书上的字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希望:何珊珊,先天性视力全盲……这意味着,她的眼睛治不好了,这一生都无法见到光亮,要在漆黑的世界里苦苦支撑。一两年的奔波不算,家里有限的积蓄掏空了,还债台高筑,细女的眼睛也没治好。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到了这个时候,何洪朝无助地蹲在医院一角放声大哭,哭得死去活来。命运啊,你怎能如此无情?

医生安慰道:“视盲不怕,孩子身体棒就行,回去好好把她带大,以后找一个合适的职业吧!”先天性的视力全盲是全世界医学的难题,根本无法治愈。

转眼到了上学年龄,何洪朝夫妇揪心起来,没有视力,怎么识字?去村里的小学有一段路程,途中还有河流、小桥,万一失足了怎么办呢?起初,都是何洪朝牵着她,后来,珊珊不让父亲接送了,幼小的她知道,家里的十几亩责任田要耕种,父亲是顶梁柱,她不能浪费父亲的时间。

村里有小伙伴也要上学,珊珊便坚持跟着大家一同去学校。时间一长,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她根本没办法看书看黑板,只能凭大脑去想,一次她摸出本子,凭感觉写出了一行字,但同桌的学生看到后笑嘻嘻的,原来她写的字东一个西一个,上一个下一个,像“天书”晾在空旷的本子上。珊珊见同学取笑,尴尬又伤心地跑出教室,凭着直觉往家的方向跑。山路崎岖,无人相陪的她一脚踏空,掉进了河里,幸亏她身体壮实,手脚又灵活,在并不很深的河里折腾一番后爬上了岸。父母再也不让珊珊去村完小上学了,她成了家里的“守门人”。每每父母下地劳动回来,珊珊就独自闲坐在木凳上,哥哥和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上学了,她连一个玩伴也难找。

年复一年,增加的是珊珊的年岁,不变的是她的双眼,睁眼闭眼依旧一片黑暗。

爱女心切的何洪朝夫妇寻思着不能这样堵了女儿的出路,得想个法子,把她送到专业的盲校去。据说,读盲校国家有政策,全免费。但是,宁都县没有盲校,赣州也没有,何洪朝打听到景德镇和南昌有盲校,但南昌的盲校一般不收非南昌户籍的孩子。何洪朝只能把珊珊送进景德镇盲校,每到开学和放假,他就坐班车接送她,家里去一趟景德镇,七转八拐地转站,500多公里常令他心力交瘁。为了女儿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一年半后,何洪朝想尽办法,把珊珊转学到了南昌盲校就读。而他则在南昌找了工作,一边打工一边抽空照顾女儿。

打开一扇窗

2015年3月,大地一片葱绿,宛如画家的作品,被草木点缀得生机勃勃。这天,学校来了两名特殊的客人,穿着绿色的T恤来盲校选苗。第一站就走进了何珊珊的那个班,在老师的协助下,学生们呼啦啦走出了教室,来到门口的操场集合,整齐的队列让教练甚感惊讶,他们很快就把如炬的目光定格在了后排的何珊珊身上。

“这名同学站出来!”

何珊珊慢跑出队,高个长腿,跑姿标准,是个田径运动员的胚子。教练令她绕运动场跑两个圈。珊珊迈开长腿,身轻如燕跑完800米,大气不喘一下,用时3分30秒——这是很好的成绩啊。

“就是她啦!”

就这样,珊珊被选招进了江西省残联田径队,成了一名专业运动员。从此,她在教练的带领下苦练本领,着重攻克800米、1500米的中长跑项目。随着成绩的提升,她越来越自信,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在省残疾人文化体育中心“闭关”训练半年后,2015年的金秋,何珊珊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出征——前往成都参加第九届全国残运会。她旗开得胜,一路“过关斩将”,居然斩获了“一银两铜”的奖牌。教练、家人惊喜万分,珊珊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她信心百倍,誓要将体育运动进行到底。

在教练的严苛教导下,何珊珊风雨无阻苦练体能与技能。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她需要克服的困难也越来越多:看不清周围环境,摔倒成为习惯,给自己带来伤病;无法看到教练的示范动作,给提升水平增加了难度……然而,再多的艰难困苦也打不倒韧劲十足的她,是体育,让她发挥潜能,找到了生存的目标与价值,她必须坚持下去。

2017年6月,何珊珊在江苏镇江举办的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一路横扫强劲对手,包揽三金——400米、800米、1500米,称雄田径赛场,成了媒体“红人”。不久,橄榄枝再次向何珊珊抛出,她被选中进入国家队,成为国家队的田径运动员。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备战周期,2019年8月25日至9月1日,为期八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天津举行。何珊珊作为江西队选送的国家队员,信心满怀。本届残运会,竞争对手如林,轮到她出场时,她与领跑员相互拥抱,在跑道上静候出战枪声。“啪!”一声枪响,她似骏马,似离弦之箭,奋勇向前。

这届运动会上,何珊珊先后夺得了女子T11级800米冠军、T11级400米亚军和T11级1500米冠军,在47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同年,她出征迪拜,在世锦赛上夺得T11级1500米亚军,展现了令人惊喜的世界级水平。

追光向未来

运动员的梦向来是五彩缤纷的,其职业的特殊性,总是充满着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祖国荣誉在他们心中重千钧,因此,他们梦寐以求能有机会参加体育赛事的最高级——奥运会。

2021年8月,何珊珊出征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六届残奥会。她的心态很放松:不管输还是赢,我来过了,拼搏了,便无悔。进入第6个比赛日,何珊珊首次代表中国队进入赛场。领跑员给她做心理疏导,重申关键性的技巧。上午8时38分,女子田径T11级1500米决赛开战。何珊珊面对全世界顶尖级的对手,奔跑着、追赶着、超越着,最终以4分52.72秒的成绩冲过终点线,位列第6名。

赛后,领跑员鼓励道:“珊珊,不错呀!在残奥会上,好多选手就是要进入决赛也是一种奢望!”这令珊珊倍感温暖:“是的,我的首次奥运之旅虽已结束,但我不觉遗憾,登上奥运会赛场是运动员梦寐以求的目标,我实现了!继续跑,我有信心一定能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从东京回国后,正是疫情期间,何珊珊不得不在北京和南昌接受了“21天 7天”的隔离,直至10月6日才回归田径场。此时,距离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仅剩16天。

本来,残运会是四年一届,但第十一届提前了两年,何珊珊顿感压力巨大。赛前近一个月,她被关在房间里,连备战的时间都没有,而她的对手则在国内进行系统训练。这次,就连她的教练也不看好其夺冠的前景。但她没有放弃,解除隔离后立刻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训练中。

10月25日的1500米决赛前,教练根据对手的情况,对珊珊布置了“跟跑 百米冲刺超越”的战术。这一战术在比赛中发挥了效果,她在最后150米提速,弯道超越一路领跑的里约残奥会上冠军郑金,最终以4分57秒夺冠。在10月27日上午的800米决赛中,自信的何珊珊更是一路领跑,以2分26秒的成绩再次卫冕成功。

两枚金牌,双料冠军。何珊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023年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又传来捷报,在10月28日上午进行的田径女子400米-T11决赛中,第7赛道的何珊珊,与国家队队友刘翠青对决。刘翠青已夺得当届杭州亚残运会100米-T11、200米-T11两项冠军,实力很强。决赛发令枪响,何珊珊和刘翠青在领跑员的引领下展开激烈争夺。前半程双方紧咬,后半程刘翠青开始发力,最终获得冠军,何珊珊则第二个冲过终点,屈居亚军。

赛后,何珊珊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女子1500米-T11级本是自己的主项、强项,结果因为起跑时犯规,无缘该项目的冠军争夺,非常遗憾。在女子400米-T11决赛中,她吸取了此前犯规的教训,虽然未能夺得冠军,但能够夺得一枚宝贵的银牌,也是对自己辛苦训练的回报。

何珊珊,一名生于普通家庭的失明女孩,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教练和队友的帮助下,成了国家级的顶尖运动员,赢得了荣誉,实现了人生价值。她虽然看不到光,但她胸中有火、内心有光,她拼搏着,追逐着,用竞跑冲破闭塞的世界,不断追寻着光芒万丈的美好未来。

来源:赣南日报

17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