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上午,红彤彤的太阳刚刚升起,广场上微风吹拂,气温适宜。都昌"传承·记忆"非遗摄影展将在新世纪广场举行。布展时,我们正好在那里打太极拳。六点多钟,张新梁、曹礼鹏就到了,只见他们爬高踩梯,为布置展览做准备。他们手拿铅铁丝、钢丝钳和木楼梯。在弧形长廊那边忙碌着。我立即跟他们打招呼,上前交谈。我帮了一会儿,他们说:"您还是打拳去吧,有我们就够了。"
他们的好意我明白,就回到了原地,继续我们的"气功八段锦"、"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拳"。七点多钟,他们的布展很快要结束时。我们走近弧形长廊,看见杨帆主席、占晓华、吴小文、杜泽等鄱阳湖生态摄影协会的同志们都过来了,曹礼鹏、张新梁也快停下手中的活。这时,广场上木兰剑的剑友们也结束了训练。大家围拢过来,想一睹展览作品的风采。文化馆的原馆长邵爱琴也是木兰剑友,她知道这是县文化旅游局、文化馆主办,由县里鄱阳湖生态协会里知名摄影人的摄影的作品。她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对一张张经过制作的个人摄影作品,都要仔细端详、慢慢品味,那心思可想而知。这时,我们一起打太极拳的陈爱英过来了,秀桃也来了。年近九十的德英姑,因患腰椎病,身子有点倾斜,但她顽强仍一步一步地艰难走了过来,也和大家一起认真观看。此时,展览全部布置妥当,挂满了广场半弧形围廊北面,总共有四、五十张。作者有杨帆、曹礼鹏、占少华、张新梁、余革新、杨彩霞、汪志勇、吕俊、方仁和等数十位同志。摄影展的内容都是围绕都昌非遗文化的内容。有《篾匠》、《淡水珍珠》、《煎豆折》、《夜戏》、《铁匠铺》、《微缩农具的乡愁》、《端午花船》、《包粽子》、《点花灯》等题作。确实,不少观众,不太懂摄影手法,但对图片内容仍有极高的兴趣。有一位来自南峰乡姓张的先生,他对《端午花船》挺有兴趣,他说十多年前,南峰在鄱阳湖上举办过龙舟比赛,也搞过花船展示,他说,至今对南丰花船的印象仍难于忘怀。他还说,年青时经常用手车水、脚踏水车车水抗旱,用水牛、黄牛耕田耙地,那些的生产经历,也是终生难忘的。
他的话启发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相机、有爱好,实际也是一种责任。那就是,用相机记录人生,反映伟大的时代,反映祖国大地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万里海疆的亿万民众谋发展、求进步,以及日新月异的生产、生活。我是一名普通业余摄影者,从事创作摄影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先后买了准专业的相机,如尼康D90、D700两种型号,还买了司马600毫米的长焦镜头、尼康的中焦镜头,以及近焦镜头。但目前没有购置摄影无人机。我由于对人文、风光、鸟类饶有兴趣,也拍了大量的照片。但我的兴趣仍在于社会的人文方面。我前后拍摄了二十多年前《都昌老城》(系列片)、以及《徐埠老街》、《徐埠老石桥》、《杨家港桥》、《赵家桥》、《南河头》、《印山春》、《上松峦余村》、《周溪镇旧景》、《铺前秦家村》等内容。在东莞居住期间,还拍过《东莞菜农》(系列)、《街边美容》等。到过南城、万江城区、石龙、石碣、长安、虎门、长安、常平等名镇,拍过不少有特色的民居、老街、老巷、闹市。还到过北京、上海、内蒙古、山西、陕西、广西北海、武汉、湖南长沙、凤凰、韶山、浙江杭州、江苏苏州、福建的厦门等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去年,我还写过旅游散文《冰雪庐山》,拍摄制作照片近百幅。我的信条就是:"相机在手、记录贴身,不虚行程、不负人生。"
还到过二儿媳妇慧梅的老家梅州、五华县拍过那里有特色古镇、民居。我的作品《厨娘》、《围屋》在东莞老年大学获奖。就是在没有预设条件下,随机拍摄。前些年,还乘飞机漂洋过海,借看望儿女之机,去过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渥大华、温哥华等地方,拍摄世界最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拍摄那里的自然风光、拍摄当地的社会、人文的内容。
同时,我有意识地保存大量的原照片在电脑、硬盘里,以保留记忆之中的最有意义的内容。与此同时,我还注意撰写游记,散文、诗歌,让有价值的照片,辅之以适当的文字,使她更具有生命力,更有人文价值。
摄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助手。我要将相机镜头始终对准地理、地貌、社会、人文、对准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是人世间取之不尽的内容。她会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实际意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继续迈开自己的双脚,在人生征途中,在相机的辅助下,使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余革新)
责编:郭超惠
审核:陈典洪
审签:付文龙